查看原文
其他

江高龙氏:800年前从南雄迁徙而来 | 江高镇民间故事

欢迎关注☞ 美好江高
2024-11-26


江高镇民间故事龙氏:800年前从南雄迁徙而来

一场苏妃之变,致南雄珠玑巷居民南徙避难,却遇上官府不批文引阻挠,一龙姓致仕老人在期间走动交涉,终办齐通关引文。后来,致仕老人携家眷最终落地江高大田村,后族人开枝散叶到四方,这位致仕老人便是粤中龙氏始祖龙近天。


800多年来,龙氏族人延续敦厚博学的家风,出仕为官与诗书传家者众。如今,族人以江高镇珠江村的龙氏大宗祠为纽带,将族人情谊连接在一起,弘扬祖德,共谋发展。


龙氏大宗祠


为珠玑巷人南迁周旋根落大田后枝叶散四方


龙近天生于公元1135年,自幼敦厚老实,勤奋好学,博览群书,虽家境贫穷,但不气馁而锐意进取,于宋孝宗淳熙四年(1177年)中进士,初任福建莆田知县,后升调南雄路刺史,1204年因老致仕。


不久,苏妃之变起,祸及南雄珠玑巷居民,居民罗贵、麦秀等想南徙避难,可官府不批文引,于是二人就请当时德高望重的龙近天帮忙。为了拯救珠玑巷的居民,龙近天不辞劳苦,上下走动,与南雄始兴县的官员交涉,最终办妥粤中沿途通关文引。


1205年初春,龙近天携家眷最先落地新会,随后前往番禺慕德里即现在的江高镇大田村。据光绪十九年重订清溪祖房《龙氏族谱》记载,龙近天有少一、少二、少三、少四四子,少二迁居到今大田鹤边自然村,少三则迁至今珠江村西㘵自然村,少一、少四居于今大田自然村至五世,五世又分迁到大塘头乡、茅山乡、南岗乡等。


据了解,800多年来,始祖龙近天已传至33世,其后裔分散到广州、清远、肇庆、东莞、佛山南海等珠三角以及海南等地,涉及400多条自然村约20万人。在白云,龙氏后裔除了散布大田邻近的珠江、小塘、南岗,还有黄边、黎家塘、米岗等多条村。


龙氏大宗祠


敦厚博学家风世代相传出仕为官与诗书传家者众


谈及龙氏族人的家风,主人公是比龙近天历史更为久远的武陵始祖龙伯高。话说东汉光武帝刘秀时,龙伯高初任山都县知县,由于为官清廉,为百姓办实事而深受民众敬重。当时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《戒兄子书》中说,“(龙伯高)敦厚周慎,口无择言,谦约节俭,廉公有威,吾爱之重之,愿汝曹效之。”


在马援的述说中龙氏摘得“敦厚”一风气,后来元代龙仁夫确定“博学”为龙氏另一家风。“继承敦厚品,弘扬读书风”由此成为粤中龙氏秉持的家风。在此家风指引下,龙氏族人出仕为官者众,其中也有不少诗书传家者,唯独武官较少。自明朝开始,由于政治稳定,远离战乱,顺着西江的便道,龙氏族人苦读诗书,前往两广总督所在地肇庆,或为官、或经商,龙姓也随宦所而流衍各地。


龙氏大宗祠成连接粤中龙氏族人纽带


落地粤中后,龙氏后裔开枝散叶,成就各自事业和人生。800多年来,唯一串联起四方龙氏族人的是位于江高镇珠江村的龙氏大宗祠。近年来,龙氏联谊会到多地走访宗亲,联络情谊,旨在寻根问祖、发扬龙氏传统文化,筹备重修族谱和立志,更深入地挖掘龙氏世系、大事件等内容,将龙氏族人紧紧地连系在一起。


龙氏大宗祠



END

“江高镇民间故事”系列推荐阅读



人物传说:伍观淇 周日新 江源 江履祥 谭逸群 徐肇开 王炳麟 林举日 祝巡检 江化龙 江凯 江广材 胡敏强 罗昭亮 周汝钧 谭伯玑 孔庆扬 周一峰 江树清 龙志航 伍泽霖 黄佐 谭伯勤 刘苑霞
军事传说:“江高之役”抗击日军 江高人民英勇抗英 天地会李文茂在江村设大本营 孙中山先生到江村慰劳军民 孙中山先生到江村检阅湘军
神话传说:茅山鸭大仙  求雨莫如蛀穿天  大田异人章进的传说(一)(二)(三)
风俗传说:迎春花市  春节  舞狮子 神诞 
地方传说:普惠医院 粤汉铁路流溪河大桥遗址 石华书院 沙溪码头 沙溪古民居 骑楼老街 《八旗直东会馆》 “会唱歌”的博物馆 南岗村的由来 城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、禺北民众抗日纪念亭 泉溪村承义堂狮武会 大田乐社 江高堂 博海小学念江氏 百年炮楼保护神 
族记传说:卢氏
物产传说:广式老婆饼制作技艺 广式马蹄糕制作技艺
宗祠传说:卢氏大宗祠 周氏大宗祠 邝氏宗祠 江氏大宗祠 谢氏大宗祠
社会主义新故事:白云电器
审定:滕彦彦编辑:陈梦莹

来源:广州白云发布、龙氏大宗祠

转载请注明出处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▼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美好江高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